对大多数信徒来说,大宝森节(Thaipusam)是对信仰与牺牲的考验,而信徒们扛在肩上的“卡瓦第”(Kavadi),则是这种奉献精神的象征。
但对来自新加坡的Suresh Vanaz而言,信仰不是用祭品的重量来衡量的,他的“卡瓦第”也不是装饰华丽的神圣贡品,而是他的弟弟——一名因脑瘫而行动不便的患者。
根据《New Straits Times》报道,现年46岁的Suresh每年都会在大宝森节期间,背着患有脑性麻痹的41岁弟弟Gunaseelan参加节日仪式,用行动诠释他对信仰的理解,这更是他一生的承诺——用爱守护弟弟,给予他完整而有尊严的生活。
“这不仅是我的责任,更是我的信仰,照顾他,让他快乐、健康,就是我对神明的奉献。”
他说,弟弟的存在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,也塑造了他对爱和信仰的理解:“为什么要等到失去才去表达爱?我希望他能在我身边的时候,就深深感受到我的爱。”
对Suresh来说,大宝森节不仅仅是履行宗教义务,更是为了在亲人身上看到神性:“神明存在于每个人身上,在你、在我,也在我弟弟身上。”
▼Suresh年轻时曾背着卡瓦第参加游行。
Gunaseelan因脑瘫而饱受折磨,但他有着爱他的家人。在大宝森节,Gunaseelan可以见到许多人,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。
Suresh说,看到弟弟脸上的笑容,他便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:“他能够感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,而不是被当作‘隐形人’。”
可惜的是,今年Suresh和弟弟原本计划前往大马黑风洞参与大宝森节庆典,但由于交通与后勤上的挑战,他们最终选择留在新加坡庆祝。
作为弟弟的照顾者,Suresh不仅承担着经济重担,更将弟弟的梦想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。
他说,弟弟最大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,弟弟想去泰国普吉岛,也想去欧洲,看看不同的风景,而他会尽他所能,去完成弟弟的梦想。
“我希望他能体验人生的美好,看看这个世界。我正在努力,希望神明眷顾我,赐予我能力,带着他去看看世界。”
然而,要实现这些梦想并不容易,Suresh说,身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,他必须独自承担生活费、医疗费等开销,压力巨大。
虽然如此,他依然尽可能创造机会,让弟弟去体验不同的人生风景。前阵子,Suresh带着弟弟前往印度,整整11天的旅程,他几乎每天都要背着弟弟上上下下。
当他们回到新加坡时,Suresh的身体已经严重疲惫,肌肉酸痛,但这些痛苦在看到弟弟笑容的那一刻,瞬间烟消云散:“看到他开心地笑,看到他玩得那么开心,所有的疲惫都值得了。”
▼相关影片
Suresh 说,过去社会对身心障碍者充满歧视,他们的家人往往因为世俗眼光,而选择将身心障碍者藏在家里,不愿意让他们出现在公众场合。
弟弟在这之前也总是被人们看不起,但他拒绝让弟弟的人生被世俗偏见所限制,他只希望弟弟能像正常人一样,过完这一生。
这是一份简单的愿望,却承载着一位兄长一生的爱、承诺与奉献……
![](https://noodou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07/Noodou-Long-Fit-600x147-trans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