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远百信义“宝林茶室”素食餐厅,爆发食物中毒案件,目前已导致2死2命危!
根据星岛网报导,该餐厅于3月19日起,陆续有多人用餐后身体不适就医。其中一名死亡男食客年约40岁,他于3月22日在餐厅食用素食炒粿条和香兰叶饮品后,感到不适送院,两天后不治身亡。
之后,3月27日上午又新增一名66岁男食客死亡,院方初判为多重器官衰竭。台湾卫生单位陆续接获医院通报类似案例,累计疑似到宝林茶室用餐后,身体不适的民众已达10人。
宝林茶室食客中毒案发生后,茶室创办人黎仿轩的马来西亚华侨身份也被媒体关注,其黑历史更被起底。
根据东方日报报导,创始人黎仿轩是大马华侨,在北市饶河夜市靠炒粿条起家,后来在台中经营分店,提供马来西亚素食料理。无论是从主食、甜点或是配菜,每一盘极具大马美食道地风味,成为一众在台大马留学生的回头店面。
台湾中时新闻网报导,这次食物中毒事件暴发后,黎仿轩的黑历史也遭到起底。曾有蔬菜供应商于2023年11月向媒体投诉,称黎仿轩因经营问题,从2023年8月至10月共拖欠近60万元新台币(约马币8万8千令吉)。黎仿轩当时回应,确实因经营不善而积欠厂商,并强调会尽快还钱。
同时,当地有网民揭露,宝林茶室信义远百A13店预计营业到3月31日,质疑是否是因为清库存才酿出大祸。“看来是要结束营业,把放很久的材料都用一用结果出事了”、“库存清一清,顺便把客人的命也清了”、“结束营业前把剩下的食物清一清?”
对此,有医生推测,这次的中毒事件致命元凶恐是“米酵菌酸”,只要1毫克就能致人于死!
“米酵菌酸” (Bongkrekic Acid)通常来源于需要长时间发酵或泡发的食物,包括发酵米、泡发木耳、谷物类制品,例如粿条及河粉等。
只要环境卫生不佳,原料变质(泡发过久)、储存不当(储存环境高温、潮湿),就可能出现质变,进而导致“米酵菌酸”滋生。
台湾北荣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临床毒物科主治医师许仁毓指出,“米酵菌酸”属于高脂毒毒性,只要摄取1到1.5毫克,就有致死的可能。“米酵菌酸”并非细菌,因此无法像一般细菌一样,通过分泌物、粪便培养等检验。
很多人认为食物只要煮熟就可杀菌,但其实“米酵菌酸”的耐热性极强。即便含有“米酵菌酸”的食物煮熟了,也未必能避免中毒。发酵制作过程中,毒素是不断累积的,因此就算是使用极度高温,也无法破坏“米酵菌酸”的毒性,所以其致死率相当高。
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,希望还给死者们一个公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