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闻
根据中国报报道,一名巫裔男子日前在专页 “Meanwhile in Malaysia”好奇发问,很疑惑为何华人餐馆的Set Menu,还是喝喜酒,炒饭永远压轴登场。 “我不明白,为什么华人餐馆的Set Menu,炒饭要到最后才上?已经很迟了,大家都饱了。喝喜酒就更惨,有些宾客甚至开始离场了,整盘炒饭就这样静静待在桌上,动也不动。真的很浪费,酒店又不允许打包。 难道不可以早一点上,不就能配着鸡、鱼、虾一起吃吗?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最后?” 贴文一出,马上引起上千条留言,网友们热烈开讲。原来这背后藏着一整套华人宴席的文化逻辑。 许多华裔网民解释,传统宴席讲究“贵菜先上”,像鱼、鸡、虾、海参这些主角必须率先登场,象征对宾客的尊重与隆重。而炒饭呢?是压轴的“收尾菜”,代表圆满、有余。 有网友说,有时候宾客迟到,或是摄影师、伴郎伴娘忙前忙后没空吃饭,最后这盘炒饭能救他们一命。还有人打趣说,要是你前面还没吃饱,这盘炒饭一定能填饱肚子。 至于浪费的问题,也有网友澄清,大多数宾客都会打包剩菜,炒饭几乎不会被浪费。 一个小小的炒饭疑问,意外串起多元文化的交流。原来,一盘炒饭不仅是饭,更是一份传承下来的仪式感。 你还可以阅读:巫裔女子质疑『Setia Alam夜市卖烧肉』!沙亚南市政厅:“Pasar Malam不可以卖猪肉!” 照片来源: 123RF | 示意图...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